「窗戶裡的世界」奧山由之《windows》特別專訪

「看似日常畫面,卻能深刻地刺進內心。」作品往往呈現平凡場景中的不協調與矛盾為特色,時而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,時而又充滿溫度,奧山由之的作品就是這麼迷人且饒富魔力。

出生於日本東京的奧山由之,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,從高中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。2011 年,他的作品《Girl》獲得了由 CANON 主辦的「寫真新世紀」優秀賞(這是日本最重要的攝影新人獎項之一)。2016 年,他以《BACON ICE CREAM》獲得了「講談社出版文化賞 寫真賞」。除了平面攝影之外,奧山由之也跨足動態影像創作,包括音樂錄影帶以及廣告。曾經與米津玄師星野源魚韻never young beach 等知名藝人合作。

不管是《君の住む街》、《POCARI SWEAT》還是《BACON ICE CREAM》,這都是深受台灣讀者喜愛的經典作品,這次很榮幸有機會能夠訪問這位我心目中的大師 —— 奧山由之老師,請老師親自和宇宙電波的讀者們介紹自己的新書《windows》並分享對「攝影」的看法。

照片的表現是給予觀賞者想像的留白,讓他們感受按下快門前後所發生的故事,我認為這是最極致的影像表現手法。

── 老師您好,請和宇宙電波的讀者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。

初次見面,我是奧山由之。

1991 年於東京出生,2009 年開始拍攝作品,2011 年獲得第 34 屆寫真新世紀優秀獎並以攝影師身份出道之後,一直以具象與抽象等相反要素的混合、矛盾為主題持續拍攝作品,近年主要以 MV 、廣告、電影…等影像作品的導演為主要工作。

── 您曾經受到哪些創作者的影響?

學生時期在英國的泰德美術館觀賞 Bruce Davidson 的「SUBWAY」攝影展時,感受到作品的聲音、味道和時代的氛圍感,我領悟到照片的表現是給予觀賞者想像的留白,讓他們感受按下快門前後所發生的故事,我認為這是最極致的影像表現手法。

另外,德國設計泰斗 Dieter Rams 對工業設計的思想,導演 Spike Jonze 極具幽默的拍攝手法,以及川久保玲、Alexander McQueen…等時裝設計師的創作態度,都對我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
(備註:《Subway》是攝影師 Bruce Davidson 於 1980 年花了一年的時間搭乘紐約地鐵,拍攝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,忠實地紀錄下那個迷人又充滿危險的地下世界。一系列作品於 1986 年集結成冊出版,被譽為是攝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。)

透過這些不透明玻璃窗,屋內的日用品變成抽象的圖樣,彷彿是某種肖像畫表現著人們栩栩如生的生活景象、聲音和氣味,甚至是一個人的格調。

── 這次的作品主題是《windows》,什麼原因被窗戶所吸引?

以前在散步時就常觀察周遭住家的窗戶,我喜歡去想像這戶人家生活的模樣、平時帶著怎樣的心境在生活…等等。窗戶玻璃是內部與外部的間隔,對我而言則像是一個連結未知事物的螢幕。因工作和旅行的關係經常造訪歐美國家的時候,發現他們窗戶都是透明的,可以直接看到屋內的餐桌和客廳,雖然有些不好意思,但還是透過玻璃看遍了他們家的裝潢擺設。

2020 年因為疫情沒什麼機會前往海外,在東京散步時,我不經意地發現東京的窗戶幾乎無法從外部看見家中。以前從來沒注意到,在東京看到的窗戶大多都採用毛玻璃或霧面等不透明的磨砂玻璃,這也讓我意識到東京對個人隱私的顧慮相對歐美是更為強烈的。透過這些不透明玻璃窗,屋內的日用品變成抽象的圖樣,彷彿是某種肖像畫表現著人們栩栩如生的生活景象、聲音和氣味,甚至是一個人的格調。

沿著窗框裁切照片,盯著裡頭抽象的圖形,我彷彿看到了素未謀面的「東京的某個人」臉上那朦朧的表情。本該用做遮蔽的毛玻璃,對我卻產生反向效果,使我對這些抽象事物的想像更加龐大,結果甚至是看到了隱藏在最深處的東西一般。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人們在家的時間增加了,房間內也出現了更多反映居住者性格的東西。

無論如何,從門外凝視的不透明玻璃窗上映照著屋內人們生活的模樣,這些生活痕跡變成抽象化的圖樣,從我看來就像是某種表情一樣。因此我開始思考著,透過拍攝不透明玻璃窗,是不是就能表現出「東京的人們」呢?我花了五年的時間進行構想。

── 《windows》收錄了從超過 10 萬張照片中所選出的 742 張作品,是如何選擇這些作品呢?

我大概花了半年以上的時一張一張仔細地端詳挑選。挑選的標準是「是否能從窗戶上抽象化的圖樣中看見居住者經營生活的模樣。」

── 這是老師首次使用數位相機進行創作,為什麼會選擇使用數位相機進行拍攝?

主要是因為底片機一定會有快門聲,在安靜的住宅區拍攝時,容易引起注意,所以這次使用可以靜音拍攝的數位相機。另外,數位相機不需要消耗底片也能拍攝大量的照片,也是使用數位相機的優點之一。

把大家的「理所當然」加上「?」後才是真正的「學習」。

── 這次與陳柏霖的合作,在台灣引起許多討論,如何看待大家對作品的評論?

觀賞的人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想,這些針對作品的「思考」對於藝術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所以不管是任何意見我都非常開心。


── 有什麼建議或鼓勵,想要提供給準備投入攝影領域的年輕人呢?

創作時,可以先試著在腦海中想像一座湖。然後將 100 顆石頭一口氣投進湖中,石頭會散落在不同地方,接著再把那 100 顆石頭集成一個大石頭投入湖中,哪一個方法波紋會擴散的比較遠呢?

我想說的是,我在創作時會把蘊含著很多想法的這顆唯一的巨石,對著某個重要的人投擲傳 遞。抱持著「想傳達給這個人」的想法,慢慢的製作巨石,然後這顆巨石所揚起的波浪,總有一天會自然地傳到大家身邊。拍攝 New Balance 的時候也是一樣的,我當時面對、拍攝的對象就是陳柏霖。但是對著「素未謀面的某些人」做創作時,我們並不了解對方是怎麼樣的人,這種情形的創作會失去形狀變得鬆散且失去個性,最後變成把幾個沒什麼份量的石頭扔進海中,即便投擲時思考著「希望這份心意能傳得很遠」,波浪卻會互相抵銷,無法廣泛擴散。

另外,請重視「擁有新視角」。

當大家在經歷一件事物之時,看到、聽見或是與這個世界連接時,這件事物並非只有一個面向。它並不是以一個平面的形式存在,這個面有正與反,在正反兩面畫上兩條線增加深度就會出現側面,接著你會發現這個側面也有反面,加上深度後就會再出現新的側面。

不停的重複後,就成了多面向的世界。雖然創作是我的工作,但我覺得人無法從零憑空創造出新的事物。我只是從我看世界的角度出發,例如「我看著這個人、這片風景的這一面」或「從這個角度觀看事物」,我不過是將我的「視角」加以闡述傳遞給大家罷了。

「視角」就是「提問」。

「從這個角度看會如何?」

「這樣想的話會如何?」

「從這個人的立場思考的話會如何?」

這些觀點最後都會加上問號,當你正視這些疑問時,就代表你從只有自己才看得見的面向來觀看世界,重視這個面向並仔細觀察它。集中注意力,儘管只發現了一個面向也請你認真的觀察它,請不要馬上覺得「我懂了」,也不要將它歸納在你腦中既有的任何觀念中,要去培養發掘「我不知道」的感知能力。

把世界覺得是平面的事物,讓它擁有側面甚至是立體化,才能讓時代進步。

把大家的「理所當然」加上「?」後才是真正的「學習」。

比起「我懂了!」,我認為發掘「我不知道!」的力量更為重要且值得大家去探索。共勉之,大家一起加油吧!

觀景窗裡的主角從「人物」到「窗戶」,奧山由之老師透過這次的作品《windows》,呈現了他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,同時也邀請讀者以全新的角度去觀察、感受我們的生活周遭。如同老師回覆最後一個問題時所提到的,假如我們能為所有觀點都加上「?」,用更開放的態度接納不同的觀點,將會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包容。

「我覺得觀看窗戶就如同陌生人看著彼此。」—— 奧山由之

奧山由之最新作品《windows》可以在誠品書店moom 等書店購買。

 

About Jesse

Hi, 我是 Jess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